孔明流传于后世的最有名的作品当属《诫子书》和《出师表》
说到孔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,而孔明流传于后世的,不仅仅是传说中的用兵如神、呼风唤雨,他留下最有名的作品当属《诫子书》和《出师表》,其中《出师表》在中学是要求背诵的。尽管孔明的《出师表》写得很感人,甚至有人说,读出师表不堕泪者是为不忠,然而这篇脍炙人口的作品,或许是孔明一时大意,里面竟然有个地方写得不清不楚,导致后世争论了数千年。
《出师表》中有一句“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”且不论孔明到底想不想“闻达于诸侯”,单说他写“躬耕于南阳”就出问题了,这个南阳到底是哪里呢?
三国时期的确有个南阳郡,治所在宛县,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,如果说这里就是孔明躬耕的地方,那么隆中对就说不通了,大家都知道,刘备第一次见到孔明就有了隆中对,而这里却在襄阳。
三国时期襄阳是刘表的地盘,刘备曾去投奔刘表,后来被派往驻扎在新野,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地方,有个隆中,如果说孔明在这里躬耕的话,却又出现一个新问题,因为这里距离刘备的新野太远了。
刘备驻扎在新野,如果他赶到隆中,两者直线距离已超过百里,而两地之间还隔着一条汉水,且古代交通不便,刘关张三兄弟不可能一天之内返程,要知道刘备是去了三次,而当时新野形势也不好,刘备跟刘表之间也有矛盾,刘备不可能离开那么久啊。
所以孔明是不是在湖北的襄阳躬耕呢,这已经很难说,孔明原本是徐州琅琊人,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临沂,因为父亲早逝,所以孔明跟着叔叔诸葛玄到荆州谋生,投到刘表门下,刘表本就是个小气鬼,后来诸葛玄死了,孔明就变成没人管的孩子,只好走出去谋生。
从孔明的《出师表》来看,他离开刘表之后,就在“南阳”住着茅草房,一边种点蔬菜水果维持生活,那么孔明到底有没有离开襄阳呢,要知道襄阳在湖北,而南阳却在河南,两地相距很远。
如今孔明已经去世一千多年,我们无法考证他到底在哪里躬耕,但孔明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颗明星,他在经济、文化等领域产生的价值不可估量,所以如今河南的南阳和湖北的襄阳,都在争夺孔明的躬耕地,谁抢到了谁就赚大了。
比如开发旅游项目啊,吸引投资啊等,只要你说这块地是孔明种过的,自然能吸引一群人的目光,这种价值两地都不愿放过,于是双方至今也没争论出来,孔明到底是在哪个“南阳”躬耕的。
说来也是孔明的失误,他写《出师表》时,为什么就不能稍微写清楚一点呢,要是他写“躬耕于荆襄南阳”之类的,后世就不会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争论了,可悲可叹呀!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