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昭没杀刘禅真是因为郤正保护的好吗
刘禅投降后被迁往洛阳,只有郎中令郤正和殿中督张通陪同他前往。到了洛阳后,郤正让刘禅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,发现不合理之处及时纠正,致使刘禅没有大的过错,最后得以善终。那么,是不是就可以据此认为,是郤正保护了刘禅,让司马昭即便是想杀刘禅也找不到理由呢?
先来看看郤正这个人
郤正字令先,河南偃师人。他的祖父叫郤俭,是刘璋的父亲刘焉的前任益州刺史,被益州黄巾军马相所杀。因为天下大乱,郤正的父亲郤揖就留在了蜀郡。郤揖担任孟达的营都督,后来跟随孟达投降了魏国,担任中书令史。郤正原名叫郤纂,从小因为父亲死去,母亲改嫁,因而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。郤正安于贫困,广泛地阅读古代典籍,成年后善于写文章,入宫担任秘书吏,后来调任令史,升为郎,官位升到郎中令。郤正在宫廷内任职以后,和宦官黄皓相邻共事,应酬往来,经历了三十年时间。黄皓的地位从卑微到显贵,把持朝政,玩弄权术,郤正既不被黄皓喜爱,也没有被他憎恨,因此官职的俸禄不超过六百石,但却避免了祸患。
景耀六年(263年),刘禅听从了谯周的计策,派遣使者到邓艾那里请求归降,请降的书信是由郤正执笔写成的。第二年正月,钟会在成都作乱,刘禅向东迁往洛阳,当时局势纷乱动荡,蜀国的大臣没有保护随从刘禅的,只有郤正和殿中督汝南人张通,舍弃了妻子儿女独身随行侍从。刘禅依赖着郤正辅佐引导得恰当,一举一动没有什么过错,这才感慨叹息,只怨恨了解郤正太晚了。因为刘禅投降,已经不再是皇帝,郤正还能继续忠心于旧主,所以还是受到了当时的舆论的赞扬。
这是《三国志》关于郤正和刘禅的记载。那么,刘禅真的是受到郤正的保护了吗?
再看看刘禅在洛阳的一件事
刘禅投降后,全家迁到洛阳,被封为安乐县公。这时候,魏国皇帝已经成为傀儡,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司马氏手中。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,用的是蜀地的歌舞,蜀汉旧官员看到后都感伤而悲怆,只有刘禅如常,像没事人一样。司马昭对贾充说:“一个人无情无义,是不是像这个人一样就到了止境!即便是诸葛亮在,也不能长久成全他,何况能力差一些的姜维呢?”贾充说:“如果不是这样,殿下又怎么能这样轻易兼并他呢!”过了一些日子,司马昭又问刘禅:“是否很想念蜀地?”刘禅说:“此间乐,不思蜀”。这就是成语“乐不思蜀”的出处。郤正听说后,要求见刘禅,然后对他说:“如果王(司马昭)以后再问,应该哭泣着回答说‘先人坟墓远在陇、蜀,因此常常心内向着西方悲伤,没有一天不思念’,然后闭上眼睛。”等到司马昭再一次问他,刘禅按照前面的话回答了,司马昭说:“这番话怎么听起来像是郤正说的!”刘禅吃惊地看着司马昭说:“就是您说的这样。”司马昭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。
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问题:一是郤正不是一个太监,不能整天的都在刘禅身边,他想见刘禅,必须要得到批准。既然这样,问题就来了,当郤正不在身边时,刘禅说出去的话不“宜适”怎么办?二是司马昭前后所说,对刘禅始终都是戏谑玩弄,并不是一种闲常对话,更不是一种真心的平等问候;三是司马昭知道哪些是刘禅的本来面目,哪些是刘禅受郤正影响后的言行举止。弄清了这几个问题,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,司马昭并没有害死刘禅的意思,其原因是他认为这个人没有危害,并且留着他还有用处。假如司马昭认为刘禅这个人对他是一种危害,郤正还能再见到刘禅吗?见不到刘禅,又怎能对他辅佐引导?
那么,司马昭为什么会认为刘禅没有危害呢?也是三点:一是无情无义;二是无能,连诸葛亮这样的大才之人也扶他不起;三是无智,演技拙劣到完全复制郤正的话语,让人一眼就能看穿。刘禅的用处又是什么呢?简单说有两点:一是留着他招抚蜀地的官员。刘禅刚投降时,东部的罗宪,西部的霍弋都还在据城自守,当听说司马昭对待刘禅还算可以,这才投降了魏国;二是给吴国做一个示范,让吴国的皇帝和官员效法蜀汉国放弃抵抗。
后来东吴皇帝孙皓也被抓,有这样一件逸闻趣事:司马炎派人把孙皓带来相见,孙皓上殿向他叩头。司马炎对孙皓说:“朕设了这个座位等待你已经很久了。”孙皓说:“我在南方,也设了这个座位等待陛下。”结果是司马炎也没有杀他。也就是说,司马氏杀不杀刘禅,是从政治需要出发,与一句话两句话无关。当然了,刘禅孙皓两人,如果有能力复国那就另当别论了。
所以说,郤正保护不了刘禅。只不过,在那种大厦已倾的局面之下,更多的是“树倒猢狲散”,郤正能够撇家舍业跟随刘禅来到洛阳,即便是愚忠,对刘禅个人也算是一份情谊吧!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