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援救徐州陶谦,在战场上丢盔卸甲,却有两个巨大收获
瓒曰:“我借与君马步军二千。”玄德曰:“更望借赵子龙一行。”瓒许之。玄德遂与关、张引本部三千人为前部,子龙引二千人随后,往徐州来。却说糜竺回报陶谦,言北海又请得刘玄德来助;陈元龙也回报青州田楷欣然领兵来救;陶谦心安。原来孔融、田楷两路军马,惧怕曹兵势猛,远远依山下寨,未敢轻进。曹操见两路军到,亦分了军势,不敢向前攻城。却说刘玄德军到,见孔融。融曰:“曹兵势大,操又善于用兵,未可轻战。且观其动静,然后进兵。”玄德曰:“但恐城中无粮,难以久持。备令云长、子龙领军四千,在公部下相助;备与张飞杀奔曹营,径投徐州去见陶使君商议。”
融大喜,会合田楷,为掎角之势;云长、子龙领兵两边接应。是日玄德、张飞引一千人马杀入曹兵寨边。正行之间,寨内一声鼓响,马军步军,如潮似浪,拥将出来。当头一员大将,乃是于禁,勒马大叫:“何处狂徒!往那里去!”张飞见了,更不打话,直取于禁。两马相交,战到数合,玄德掣双股剑麾兵大进,于禁败走。张飞当前追杀,直到徐州城下。
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,刘备应孔融的邀请前往徐州援救陶谦。公孙瓒给了刘备马步军两千人,刘备又提出借赵云与自己一起前往。刘备随孔融、田楷等人来到徐州后,将曹军将领于禁击败,终于突入徐州城中。
本文要介绍的成语,是刘备、孔融等人的战时部署,叫做“掎角之势”,意为从两方面夹攻敌人。现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、夹击敌人的态势,或分出一部分兵力以牵制敌人。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北齐魏收《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中的“皆侯景叛戾,虚相陷诱,指成提挈之举,终无掎角之势。”
小说中你刘备援助徐州陶谦的故事,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,但过程却差异较大。按照小说的描述,刘备前去徐州是受孔融之邀,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,这是汉末两大集团相互争斗的结果。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载:“袁术与绍有隙,术求援于公孙瓒,瓒使刘备屯高唐,单经屯平原,陶谦屯发干,以逼绍。太祖与绍会击,皆破之……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,取泰山华、费,略任城。”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则说:“袁绍攻公孙瓚,先主与田楷东屯齐。曹公征徐州,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田楷,楷与先主俱救之。”徐州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。
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刘备突破于禁的防线进入徐州,也非历史的真实。据《三国志·陶谦传》载:“夏,使荀彧、程昱守鄄城,复征陶谦,拔五城,遂略地至东海。还过郯,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,要太祖。太祖击破之,遂攻拔襄贲,所过多所残戮。”可见在曹操强大军力的打击下,刘备处境艰难,要不是吕布和陈宫在兖州作乱,徐州必将易手。
不过,尽管在战场上毫无建树,但刘备此次出兵徐州却获得了两个巨大的好处,一是获得陶谦的垂青,接任徐州牧,成为封疆大吏,二是将原本隶属公孙瓒麾下的赵云纳入自己旗下。从此,刘备集团又有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名将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