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op三国群英传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三国群英传
查看: 2734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卤城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起的?战前有着怎样的准备

[复制链接]

1580

主题

1930

帖子

6915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6915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8-7 19:02:2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

231年2月——诸葛亮进军祁山、卤城。
  《后主传》“九年春二月,亮复出军围祁山,始以木牛运。”
  兵分水、旱两路。旱路走祁山道。水路走嘉陵道。水路是第三次北伐的成果,取得武都郡,控制了西汉水、漾水、浊水。《华阳国志》明载“平恐漕运不给”。
  水运缩短了战线。漾水水运在东汉时代就有。《后汉书·虞诩传》载“诩乃自将吏士,案行川谷,自沮至下辩数十里中,皆烧石翦木,开漕船道,以人僦直雇借佣者,于是水运通利,岁省四千余万。诩始到郡,户裁盈万。及绥聚荒余,招还流散,二三年间,遂增至四万余户。盐米丰贱,十倍于前”
  沮县在汉安帝时代已经是颇具规模的货物集散地,《水经注丶漾水》载“漕谷市在沮”。
  沮县在沔水旁边。蜀汉后来又在西汉水(嘉陵江)边建立新港口——武兴,设武兴督。“驻守嘉陵江边的武兴城(今略阳县城),城开西北一门,外有仓垒”——吴镇烽的《陕西地理沿革》“武兴故城条”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”。正对江面仓储之粮,由嘉陵江运来。沟通沮县和武兴的是“沮水枝津”“两当溪”,虞诩通漕运。《水经注·漾水》“汉水又南入嘉陵道,而为嘉陵水。”“汉水又东南于盘头郡南,与浊水合。”“(两当)水出陈仓县之大散岭,西南流入故道川,谓之故道水。”又说“故道水南入东益州之广业郡界,与沮水枝津合,谓之两当溪,水上承武都沮县之沮水渎,西南流,注于两当溪。”“又西南,注于浊水”。
  这一带在东汉时代由于水运兴起是非常富庶的,诸葛亮路过看到这里密布的遗迹坟冢,感慨到“祁山去沮县五百里,有民万户,瞩其丘墟,信为殷矣。”

  3月——诸葛亮抵达天水。同期,司马懿屯长安,向陇右进兵。
  《明帝纪》“三月,大司马曹真薨。诸葛亮寇天水,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。”
  不巧三月曹真去世,司马懿临时从荆州空降,《晋书·宣帝纪》载“乃使帝西屯长安,都督雍、梁二州诸军事”。抵御诸葛亮。
  《魏书》曰:“初,亮出,议者以为亮军无辎重,粮必不继,不击自破,无为劳兵”
  魏人开始没有发现诸葛亮的辎重,实际上诸葛亮采用了水运,魏军斥候在陆地上就没有发现,辎重由西汉水而来。
  司马懿进军途中,张颌劝其分兵设防雍、郿,确保后方“分军往雍、郿为后镇。”司马懿拒绝。事后证明,诸葛亮确实想打击关中后方,卤城之战后给李严三策的上策就是“上计断其后道。”可惜李严没有采用,否则雍、郿无防或弱防。
  这时候陇右只有郭淮、费曜,而且这两个人在前一年10月——12月之间,刚被魏延、吴懿,破于阳溪。这时候诸葛亮率领的蜀汉主力,对郭淮有优势兵力。
  第二阶段——4月份,布局阶段
  4月——芟上邽麦。和司马懿魏军主力遭遇,退还祁山、卤城

  关于收割麦子在3楼已经明确。汉代北方农作物以粟、麦为主,这两种作物可以分时节交替种植。芟麦只是利用月令,确定了诸葛亮在上邽的时间——4月。
  诸葛亮3月出现在天水郡,司马懿4月方才和诸葛亮相遇。司马懿在3月受诏赴拒,行军一个多月到达陇右。司马懿、张颌等人途径隃麋后到达陇右,又提到了诸葛亮不据渭水,诸葛亮当时在渭水南的上邽,司马懿在渭水北,进而确定司马懿走的是陇道。《晋书》载司马懿、张颌等人“遂进军隃麋…‘…亮不敢据渭水,此易与耳’”。
  之前3月,诸葛亮以绝对优势的兵力,而且士气远胜郭淮等阳溪败军…………随即被诸葛亮割麦。汉军如若不趁机对陇右魏军展开军事行动又如何收其城下之麦。
  《晋书》载“亮闻大军且至,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。诸将皆惧,帝曰:“亮虑多决少,必安营自固,然后芟麦。吾得二日兼行足矣。”于是卷甲晨夜赴之。”
  那么做一个简单的计算:
  诸葛亮只分五千人割麦,哪怕2天,也能收割出足够几万大军维系月馀的粮食。
  熟练工一人一天能收一亩地,一亩产量约为10斛,傅玄曰“白田收至十余斛,水田收数十斛。”即,一个人一天的时间可以生产10斛粮食,10斛为1000升。
  一人一天消耗粮食为5升,参考《三国志丶管宁传》裴注有云:“给廪日五升。”又参考《后汉书》卷86:“军行三十里为程,而去日南九千余里,三百日乃到,计人禀五升,用米六十万斛。”
  得出,即使只派5000人芟麦,只用两天能生产出:5000×1000×2=20000000升
  蜀军人数问题:“十二更下在者八万。”“一蜀之大,其兵多不过十二万,孔明所用八万,常留四万,以为更代。”《袁子》:五万。《默记》:数万。
  就算取最多的,8万人一并出动,一天消耗粮食,80000×5=400000升
  最后,20000000升÷400000升=25。
  得出,即使诸葛亮只派5千人收割2天,也能生产出够8万大军用25天的粮食。一旦诸葛亮派的是1万人或者更多的人,或者收割的是3天甚至更多天,25天将成倍涨。
  司马懿率领魏军主力出现在上邽后,和诸葛亮军形成过十天左右的对峙。双方都设营垒。
  《元和郡县志》:诸葛亮垒,俗名下募城,在秦州上邽县东二里。
  《古志林》:“诸葛垒在秦州东二里,俗谓之下募城。边有司马懿垒,俗谓上募城。魏太和中,诸葛公攻天水,魏使司马懿拒之,此其垒也。”
  《晋书》亦云:“帝曰:“亮虑多决少,必安营自固,然后芟麦。吾得二日兼行足矣。”于是卷甲晨夜赴之。亮望尘而遁。帝曰:“吾倍道疲劳,此晓兵者之所贪也。亮不敢据渭水,此易与耳。”进次汉阳,与亮相遇,帝列阵以待之。使将牛金轻骑饵之,兵才接而亮退,追至祁山。”
  从《晋书》记载来看,诸葛亮没有沿渭水设防,而是“望尘而遁”,遁入其下募城。
  司马懿奔波两千余里而来“倍道疲劳”,但见诸葛亮没有沿渭水设防,觉得诸葛亮好对付“此易与耳”。南渡渭水,也设下了营垒,于上募城进行休整。
  不久后,司马懿进军,诸葛亮再退。《亮集丶算计》讲“今上县之战,更在贼门,战地平如案。”上县就是上邽,诸葛亮认为此地在敌方家门,容易被司马懿和郭淮内应外合,地形利于对方,《晋书》也提到了“轻骑”。
  诸葛亮退走的另外一个原因。后方的卤城和祁山,当时并未被攻克。卤城和祁山城东西相对,可以形成犄角,杨阜等人仰仗此地利拒马超。
  祁山的防御在曹操时代就形成了,《三国志·杨阜传》裴注引皇甫谧《列女传》“(姜)叙遂进兵入卤,(赵)昂、(尹)奉守祁山。……遂共闭门逐超,超奔汉中,从张鲁得兵还。异复与昂保祁山,为超所围,三十日救兵到,乃解。”
  曹丕时代进一步构建其防御。《明帝纪》:“先帝东置合肥,南守襄阳,西固祁山,贼来辄破於三城之下者,地有所必争也。”其西固祁山,为魏国三方面防御之一。
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,祁山堡的守将差点投降,但终究未降。《魏略》:“曩时高刚守祁山,坐不専意,虽终得全,于今诮议不止。”
  4伐的时候,这种形式仍然能对汉军形成一定牵制,这也是诸葛亮不在前方上邽就和司马懿决战的原因。
  司马懿进击至祁山、卤城。这个距离是比较远的,150里开外,可谓长驱大进。

  第三阶段——决战阶段。5月——卤城之战。
  这里明确发生了一场主力之间的对决。几方史料都有提及。
  《三国志丶王平传》“九年,亮围祁山,平别守南围。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,张郃攻平,平坚守不动,郃不能克。”
  《华阳国志》“参军王平守南围。司马宣王拒亮,张合拒平。”
  《晋书》“追至祁山。亮屯卤城,据南北二山,断水为重围。帝攻拔其围,亮宵遁。”
  《晋书》未提诸葛亮是因粮尽而退,只说是卤城之战战败而“宵遁”,也和《三国志》所载“粮尽退军”“夏六月,亮粮尽过军”,是因为粮尽而退不同;也没有提到下雨。排除这些客观因素大概是为了凸显司马懿的武功。
  下面就是通过《三国志》《华阳国志》以及考据地理位置得出的:
  “盛夏雨水”之前发生的事。“盛夏”月令,就是指5月。
  地理上:卤城战役之后,诸葛亮不仅未退,反而前进了。向北推进了至少50里,到达木门之北,才可能有后面的在木门发生的伏击。参考诸葛亮平时行军时间一天也就4、50里“朝发南郑,暮宿黑水,四五十里”。推进距离还是很大的。
  《王平传》言王平成功据住张颌,诸葛亮方面情况如何?既然该役后,诸葛亮没有退,战争双方你来我往,这样规模的主力交战下来,总有一方不利。况且,诸葛亮在主力决战后,又向前推进了这么大一段距离。反证明,撤退的是原本长驱直入来势汹汹的魏军。熟进退、胜负间、已经明显。而且魏军只能退往上邽去防御陇右第一大城市。试问,诸葛亮没有获得一场胜利又怎么逆进向北呢?
  时间上:诸葛亮向北前进,这里又和魏军形成了对峙,直至后来6月底7月上旬。而不可能是《晋书》所言其5月战败连夜逃跑。
 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,下雨了。影响到了交战双方的补给。
  《郭淮传》“是时,陇右无谷,议欲关中大运,淮以威恩抚循羌、胡,家使出谷,平其输调,军食用足,转扬武将军。”
  《李严传》“秋夏之际,值天霖雨,运粮不继。”
  《华阳国志》“亮虑粮运不继,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:“上计断其后道。中计与之持久。下计还住黄土。”时宣王等粮亦尽,盛夏雨水。”

  魏国“陇右无谷”,按《魏书》“宣王与亮相持,赖得此麦以为军粮。”剩下的麦子接济魏军,郭淮又从少数族那里通过某些手段搞到了一些粮食。陇右的户口参考,秦州:“统郡六,县二十四,户三万二千一百”。陇右本身只能养13000左右的兵力,现在司马懿魏军主力集结在这里,仅靠当地麦和少数族临时接济,不是长久之计。雨水影响到后方补给。
  这里不知道魏军是否也利用渭水进行水运,没有直接的记载,也缺乏雍县以西的渭水漕运的资料,但有提到司马懿在雍县西的渭水上修过三交城,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2“三交城在(宝鸡)县西十六里,司马宣王与诸葛亮相距所筑。”估计这里是个中转站,可能用了漕运。如果没有漕运必然从陇道运粮,是很远的,而且是山路。都会受到大雨的影响,“时宣王等粮亦尽”。
  连绵不绝的雨水,也让诸葛亮考虑到补给问题,漾水涨水。这时写信给李严,提出了三策“上计断其后道。中计与之持久。下计还住黄土。”这里的黄土应该是黄沙,诸葛亮在汉中的军屯基地。
  诸葛亮预判魏军的粮食情况比自己更糟糕,“上计断其后道”只要能截断魏军粮道,利用蜀军的余粮比魏军多,进而拖垮魏军,给予致命打击。诸葛亮如何能得出这样的预判,和4月的收麦情况有关,前文已做过解析。
  同月,鲜卑轲比能起兵响应诸葛亮。因为轲比能在四月的时候还送过马,《明帝纪》“夏四月,鲜卑附义王轲比能率其种人及丁零大人儿禅诣幽州贡名马。”当然,轲比能是不是以送马为名探查虚实,再起兵就不知道了。《牵招传》:“招以蜀虏诸葛亮数出,而比能狡猾,能相交通,表为防备,议者以为县远,未之信也。会亮时在祁山,果遣使连结比能。比能至故北地石城,与相首尾。”

  6月——蜀汉军推进直至再次相持,而后退军木门道伏击
  《后主传》“夏六月,亮粮尽过军,郃追至青封,与亮交战,被箭死。”
  《华阳国志》:“夏六月,亮承平指引退。张合至青封交战,为亮所杀。”
  《诸葛亮传》”粮尽退军,与魏将张郃交战,射杀郃。“
  《张郃传》:”郃追至木门,与亮军交战,飞矢中郃右膝。“
  相持了一个半月,直至6月月底,诸葛亮据李严采纳的下计而退军。“秋夏之际,值天霖雨,运粮不继,平遣参军狐忠、督军成籓喻指,呼亮来还;亮承以退军。”
  雨断断续续从5月中旬直到6月都在下。“盛夏雨水””秋夏之际,值天霖雨”。
  期间,魏国再次派出了援军,卫臻带队。这支援军不是去陇右直接支援司马懿,而是从故道入,企图截断蜀军粮道。双方都想到断对方粮道,不过卫臻比诸葛亮提出让李严断魏军粮道晚了一个月。诸葛亮是“盛夏雨水”前提出的;从卫臻到长安时诸葛亮已退,为6月底7月初了,逆算时间为6月提出。《卫臻传》“诸葛亮寇天水,臻奏:“宜遣奇兵入散关,绝其粮道。”乃以臻为征蜀将军,假节督诸军事,到长安,亮退。”
  卫臻援军再去陇右也没什么意义,陇右原本已经缺粮,雨水已导致运粮困难,行军缓慢。即使去了进一步增加陇右负担。所以直接断对方粮道是比较切实快速的方法。此时,李严在汉中,卫臻若是成行,或者李严采纳诸葛亮的前两计“上计断其后道,中计与之持久”的话,卫臻就有可能和李严相遇。但卫臻没有带兵打仗的记载;李严有带兵打仗的记录,《李严传》:”二十三年,盗贼马秦、高胜等起事於郪。合聚部伍数万人,到资中县。时先主在汉中,严不更发兵,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,斩秦、胜等首。枝党星散,悉复民籍。又越巂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,严驰往赴救,贼皆破走。加辅汉将军,领郡如故。“又是常督军事的将领。可见李严占优势。
  但无论是李严还卫臻,要么没有成行,要么半途而止。
  诸葛亮退军的时候在木门设下埋伏。关于这场战非常著名,就不细说了。只说下木门的位置。《集解》关于木门的说法:“《御览》引《魏末传》:亮粮尽军还,至于青封、木门。◎是青封、木门实一地也。◎《一统志》:木门山在甘肃秦州西南。《水经注》有木门谷水,北流入藉水。◎胡三省曰:木门去今天水县十里。◎弼按:唐初析上邽置天水县,仍在今秦州西也。”
  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卷59”木门谷在(秦)州西南九十里。蜀汉建兴九年,武侯围祁山,以粮尽退军。司马懿遣张郃追之。郃进至木门,蜀人乘高布伏,郃中飞矢而卒。《水经注》:木门谷水出南山,北流入籍水,以注于渭。胡氏曰:谷在天水县南十里。“
  针对好些地方都在抢夺木门道的位置,提高知名度什么的、炒作什么的,就跟抢夺街亭一回事。这个木门到底在哪里?这里主要依据《水经注》来得出其所在。——木门所在的位置是木门谷水流经而成的一个谷地,木门谷水北流入藉水,藉水东流注入渭水。
  由《水经注》记载,可以大致得出木门的所在。藉水入境上邽县后,左佩四水,右带四水。古人以东西流向水为方位,北为左,南为右。木门谷水位于右带次东,南第二条水,向北流入藉水。

  杨守敬《水经注疏》对“木门谷水”做了进一步阐释“守敬按:《魏志·张颌传》,诸葛亮还保祁山,颌追至木门,与亮军交战,射杀颌。胡三省曰,木门去今天水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,木门谷在秦州西南九十里。”木门谷水经过的地方就是诸葛亮设伏之地。
  木门道的位置,在今秦岭乡和牡丹镇一带,符合水经注的记载。这也是主流观点,以及今官方认证。木门道所在有木门村和武侯祠,凭吊当年的事迹。
  伏击战发生的时间:
  按8月回汉中的时间逆推的话,伏击战发生的时间在6月月底接近7月。从汉中到达卤城按照现代步行路程约为820里,按一般行军速度,不到一个月就能到达。8月回汉中的话,7月就应该过祁山。所以伏击战当发生在6月下旬。
  《魏略》曰:”亮军退,司马宣王使郃追之,郃曰:“军法,围城必开出路,归军勿追。”宣王不听。郃不得已,遂进。蜀军乘高布伏,弓弩乱发,矢中郃髀。“
  诸葛亮并没有完全就退走了,主力部队在青封木门驻扎布防,道利用地形设伏。张郃遇到的是诸葛亮自己率领的主力,万弩齐发,五子良将仅存硕果也陨落了。
  整个战局张郃都在跟司马懿对嘴。事实证明张郃是有见地的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11op三国群英传SF  

GMT+8, 2024-11-30 08:57 , Processed in 0.361770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
Powered by 11op游戏论坛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