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op三国群英传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三国群英传
查看: 365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“常山赵子龙”百战百胜,他的儿子为何默默无闻?

[复制链接]

1580

主题

1930

帖子

6915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6915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9-4-12 15:26:1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
有句老话,叫“老子英雄儿好汉”,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。比如三国名将之后,在战场上也多有建树。比如,关羽的儿子关平、关兴,就连谋臣出身的诸葛亮,其子诸葛瞻在历史上也给后世留下一抹记忆——魏将邓艾伐蜀,诸葛瞻率领长子诸葛尚、将军张遵、李球、黄崇防御绵竹(今四川德阳市)。只是,诸葛瞻没有乃父英明,防守绵竹时,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,坐失兵机。但是,最终能勇敢地出城与邓艾决战,兵败被杀,忠烈可嘉。

赵云是三国时期的一员猛将,一生从无败绩,号称常胜将军。赵云,字子龙,常山真定(今河北省正定)人,所以有“常山赵子龙”之称。汉末军阀混战时,赵云也与其兄长一起拉了一支小队伍,成为白马将军公孙瓒的部曲。但是,从军不久,赵云因为兄长便因病去世了,赵云也随之离开。

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,在邺城与刘备相见,从此追随刘备。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,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、长坂坡之战、江南平定战,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、汉水之战、箕谷之战,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。除了四处征战,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,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,以翊军将军督江州。

赵云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,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。赵云去世后被追谥为“顺平侯”,其“常胜将军”的形象被广为流传。

如此英武神勇的赵子龙,他的子孙却声名不显,这是为什么呢?有人说,是因为赵云的名头太响,以至遮蔽了儿子的光芒。赵云有两个儿子,长子赵统、次子赵广,但是,读者对这哥俩儿却相当陌生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哥俩的出场是在赵云病逝之后。

“正饮酒间,忽报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、次子赵广,来见丞相。孔明大惊,掷杯于地曰:‘子龙休矣!’二子入见,拜哭曰:‘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。’孔明跌足而哭曰:‘子龙身故,国家损一栋梁,吾去一臂也!’众将无不挥涕。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报丧……后主思念赵云昔日之功,封大将军顺平侯。祭葬甚厚;封赵统为虎贲中郎,赵广为牙门将,就令守坟。二人辞谢而去(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七回)。”

赵云的长子赵统,据正史《三国志》的记载,赵云去世后,赵统袭爵永昌亭侯,官至虎贲中郎督,加行领军。事迹不可考。《三国军制》中称,“行领军”是三品中领军掌禁兵,主五校尉、中磊、武卫三营。加“行”一字即为代理中领军。赵统只是个代理的宿卫官,作用可有可无,应当是安抚性的荣誉官职。在这样的位置上,要想做出令人眼睛一亮的成绩来,很难,所以,正史对于赵统的记载非常少。

赵云的次子赵广,其经历要比哥哥丰富些,蜀汉后期,大将军姜维屡次北伐,虽互有胜负,但是,蜀汉文武包括廖化、张翼等大将,以及后来参预朝政的诸葛亮之子诸葛瞻,都对姜维的北伐持反对态度,朝堂之上甚至有以右将军阎宇代替姜维为大将军。

并且,姜维曾建议后主杀掉他的近侍宠臣黄皓,竟遭刘禅婉拒,黄皓的存在让姜维感到恐惧。所以,姜维选择远离朝廷,自请到沓中(在今甘肃舟曲西、岷县南,腊子口西南一带)种麦,以资军用,实为躲避黄皓。赵云的次子赵广随姜维前往沓中,官拜牙门将。

景耀六年(263年),姜维侦知曹魏异动,表奏后主说:“闻钟会治兵关中,欲规进取,宜并遣张翼、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、阴平桥头,以防未然”(《三国志·蜀书·姜维传》)。”但是,在这紧要关头,黄皓不听人言,却信鬼神。他相信巫者的预言,认为敌人不会到来,禀告后主,把姜维的表章压下,不予理睬,连大臣都不知道。

同年八月,魏军果然兵分五路伐蜀。姜维不敌,只能退守剑阁。当时,赵文就随大将军姜维与魏兵战于疆川口,姜维败还守剑阁,赵广则战死于沓中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11op三国群英传SF  

GMT+8, 2024-11-30 08:56 , Processed in 0.729553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11op游戏论坛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