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op三国群英传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三国群英传
查看: 314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诸葛亮为什么不听刘备临终叮嘱,非要重用马谡呢?

[复制链接]

734

主题

773

帖子

2611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611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9-3-24 09:29:22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章武二年(222年)春季,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,自率陆军进军。秋七月,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,将军冯习、张南、傅肜、程畿等战死。刘备退至永安。在白帝城托孤时,刘备不仅将后主刘禅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,而且刘备特地叮嘱诸葛亮: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。在刘备看来,马谡就是一个夸夸其谈、纸上谈兵的无用之辈。那么,问题来了,诸葛亮既然接受了刘备的托孤,又为何违反刘备的遗诏,非要重用马谡呢?众所周知,诸葛亮重用马谡后,后者在第一次北伐曹魏时造成了街亭之失,直接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果化为泡影。所以,既然刘备临终前叮嘱不能重用马谡,为什么诸葛亮不听呢?


首先,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听从刘备的劝谏,去重用马谡,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。一方面,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时,两军交战,战况紧急,战事一触即发。偏偏这时候的马谡又很积极,因为他知道这次街亭对蜀军的重要性,他如果守街亭成功,就可以一战成名。在此基础上,马谡自然不愿意错过这样的机会,所以就向蜀汉丞相诸葛亮再三请求守街亭,不惜立下军令状,表达了自己死守街亭的决心。对此,诸葛亮也是凡人,面对这么坚决的马谡,自然会一时忘记了刘备的叮嘱,所以派遣马谡去镇守街亭。


其次,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,虽然刘备的临终之言很有道理。但是,在刘备去世后,此时的西蜀人才凋零,关羽,张飞,黄忠,马超已过世,赵云虽然尚在,但年事已高。诸葛亮本身也事事亲为,没有培养下一代人才,蜀中人才已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。与此相对应的是,马谡有五个兄弟,在当时被称为马氏五常。兄弟五人,并有才名。司马光说:“马谡才器过人,好论军计”。至于《三国志》的作者陈寿,也对马谡也有一定的积极评价。在此基础上,蜀汉人才匮乏,马谡又有一定的才华,诸葛亮也不愿意浪费这一人才。


再者,诸葛亮本来就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,不然也不会有三顾茅庐的事情发生。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聪明的人物,诸葛亮显然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,而不是刘备的评价。进一步来说,诸葛亮从来不觉得他比谁差,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。所以,在刘备去世后,后主刘禅将大权交给丞相孔明,诸葛亮便处处依照自己的想法来行事,根本就不会在意其他人的说法,哪怕是刘备的遗言。当然,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刘备的谋划能力可能不如诸葛亮,但是,在看人和识人能力上,刘备或许要比诸葛亮略胜一筹。


最后,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,诸葛亮的用人方法同刘备是有差距的。刘备看人有他的独特之处,并能用好人,让人尽其才。诸葛亮则在用人上过于严谨了些,过于把自己的偏好喜恶用上,不善于把其人其才用在刀刃上。在诸葛亮内心之处,马谡是个人才,虽然诸葛亮也曾想到刘备叮嘱之言,在对重用马谡时有所犹豫,但是他最后还是觉得马谡是个人才。刘备虽然知人善用,但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所以,诸葛亮可能觉得刘备这次看错了。总的来说,马谡的街亭之失,让诸葛亮悔恨不已。自此之后,诸葛亮在用人上更加谨慎了,也即吸取了马谡任用上的教训。比如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、费祎、姜维等人,都是比较合理的选择。对此,你怎么看呢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11op三国群英传SF  

GMT+8, 2024-11-30 09:43 , Processed in 0.202378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11op游戏论坛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