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op三国群英传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三国群英传
查看: 260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诸葛亮精心挑选的姜维为什么终没能完成北伐大业?

[复制链接]

1580

主题

1930

帖子

6915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6915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8-27 20:53:4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
姜维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时候,在天水收降的并重点培养的。在三国演义里面,诸葛亮和姜维是师徒相称的,但是在正史中,并没有这样的记载。但是看诸葛亮给蒋琬的书信,可以明确的读出诸葛亮对姜维的器重和喜爱。称其为『凉州上士』。说姜维“忠勤时事,思虑精密”比马良都要优秀;并且难得的是“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”,所以会专门带他参见刘禅。可以说,姜维是诸葛亮“重点培养的下属”,但是,姜维并不是像三国演义里面那样,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,可是姜维最终没能完成北伐大业?是因为诸葛亮看错人了吗?

姜维最终没能完成北伐大业,不是能力不行,也不是他不尽心尽忠,而是客观条件受到了制约,从姜维的表现来看,诸葛亮没有看错人。
首先是,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受到很多限制,才能无法发挥。诸葛亮去世后,姜维继承他的遗志,也开始了北伐,但与诸葛亮每次兴兵都几乎倾尽蜀国的全部兵力而出相比,姜维的北伐规模往往小得多。诸葛亮北伐通常在10万人上下,这是因为要长途作战,对手是曹魏这样强大的敌人,总兵力至少要与对方不差上下才有取胜的可能,而姜维首次北伐的兵力居然只有1万人左右,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。

其次,三、荆襄派在蜀汉政坛逐渐淡出,姜维孤掌难鸣。费祎死后姜维负责全国的军事,不久又正式继任大将军一职,按理说他可以全力北伐了,但也正是因为蒋琬、费祎、杨仪等荆襄派人士纷纷退出,姜维的权力基础也并不稳固。
最后是蜀汉后期宦官逐渐掌权,姜维淡出核心权力。蜀汉内部的情况也越来越让姜维烦心,蒋琬、费祎、董允等人去世后陈祗以侍中的身份兼任尚书令,成为处理内政的主要负责人,他对姜维北伐还是比较支持的,但相对于蒋琬、费祎和董允他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,那就是结交宦官。

如果按照三国志而言,那么,姜维并非是诸葛亮选定的继承人。虽然诸葛亮228年夺取天水后收了姜维是很高兴,但并未将姜维作为继承人培养。诸葛亮的政权习惯是文人掌大权,武将听候调遣。实际上在诸葛亮的继承人蒋琬、费祎执政期间,姜维是有点受压制的。他的地位,其实更类似于诸葛亮时代的魏延,是军头的代表。

另一方面,历史上的姜维表现虽然不如演义中抢眼,比如对邓艾实际上是落下风,但整体来说,也远不到“不堪一击”的程度。毕竟历史上的战争不像演义中是武力和智力的比拼,而更多是国力比拼。姜维以越来越衰败的蜀汉,在朝廷内黄皓、诸葛瞻分权扯后腿的情况下,数次北伐,整体打了不少漂亮仗,歼灭魏军数万。单从歼敌数量,甚至超过诸葛亮时代。虽然是一种回天无力的无奈,却也够的上名将称谓。最后蜀汉的灭亡,姜维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,毕竟他带着主力去沓中屯田是导致汉中丢失的第一步。
但在这个大前提错误下,姜维微操方面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,既摆脱了诸葛绪、邓艾的前后夹击,更在蜀汉灭亡后用计策企图复国。本质上说,蜀汉到姜维时代,已经是大势已去,不出现奇迹没法复兴了。姜维并没有实现奇迹,但他至少努力了,并且取得了超出大多数人期望的成绩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11op三国群英传SF  

GMT+8, 2024-11-30 05:57 , Processed in 0.829883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11op游戏论坛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