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op三国群英传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三国群英传
查看: 303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三国货币比较:刘备假仁,孙权假义,曹操真仁义

[复制链接]

1580

主题

1930

帖子

6923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6923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9-3-4 19:07:28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作为中国最传奇的一个时代,三国向来为大家津津乐道,但对于魏蜀吴三国的命运,却一直争论不休。本文从货币角度,看一看三国的命运。
从魏蜀吴三国的货币比较来看,真相可能会颠覆大家的认识,刘备和孙权的货币政策,几乎就是赤果果的掠夺民财,很难看到“得民心”的可能,只有曹魏货币正常。所以,仁爱的刘备只是假仁,义气的孙权只是假义,只有曹操才是真仁义!
需要说明的是,对于普通百姓而言,想要得到他们的拥护,保持货币稳定是最基本的要求,比如官府制造的金属货币,重量成色要达到基本的额度。所以,历朝历代的货币政策,都是重中之重,一旦出现严重通货膨胀,甚至能让一个朝代灭亡。

刘备的直百五铢
按照《三国演义》和诸多历史名人的评价,刘备是一个仁义君主,但从真实的货币政策来看,却颠覆认知,应该是假仁真恶!
汉朝货币叫“五铢钱”,其中“五铢”是重量单位。刘备建立蜀国后,府库空虚,于是谋士刘巴建议刘备造一种“直百五铢”的大钱。所谓蜀国的直百五铢,顾名思义就是:这一枚钱,价值100枚以前的五铢钱,但重量与含铜量却和五铢钱一样。所以,刘备很快就府库充盈!

也就是说,原本只是1枚铜钱的货币,如今刘备强行规定,价值是100枚,还要求市场接受,这就是典型的货币掠夺,而且非常疯狂。所以,蜀国通货膨胀是必须的,百姓遭到如此掠夺,能对刘皇叔有好感吗?如果史书上还说有“民心”,那就只能“呵呵”了。
其实,刘备在任期间,还发行过“太平百钱”、“定平一百”等,都是以一顶百的货币,可见刘备是大规模货币掠夺。到了蜀国中后期,货币掠夺简直贪得无厌,甚至还发行了“直五百株”,币值越来越多;而且,货币的重量越来越轻,有的甚至还不到一铢重。

孙权的大泉五千
和刘备一样,孙权在货币上也很缺德,不,应该是更丧德。刘备是直百钱,孙权开始搞的是“大泉五百”,一钱顶五百钱,但重量只有十二铢。刘备是“直百五铢”,但孙权是直五百十二铢,显然孙权更缺德,掠夺的更狠。
更为夸张的是,此后孙权还不满足,继续发大钱,比如又相继铸造了“大泉当千”、“大泉二千”和“大泉五千”。钱币面额越铸越大,物价则越贵,就犹如民国时期的货币贬值一般。老百姓手里全是大钱,想要找零头都没办法。

于是,百姓和商人都不干了,纷纷抵制国家发行的“大泉”。在外界压力下,孙权不得不停止铸造大钱,并按比例回收民间大钱,缓和官民矛盾。于是,流通了十年的大泉系列,终于从法律上寿终正寝。当然,实际上官方还在使用,但规模相对小一些了。
不过,“大泉”这一系列的大额虚拟货币,最先始于王莽,弄出了一个“大泉五十”,不过早期重量能打到24铢重,相比孙权的“大泉五百”和刘备的“直百五铢”,堪称业界良心。

刘备孙权是玩空手套白狼,在家随便造一些货币,规定值多少钱,然后就能大赚特赚,属于有文化有武力没节操的流氓。
然而,被称为汉贼和奸臣,历史名声一片狼藉的曹操,在货币这一点上却非常的仁义,几乎一直老老实实的用五铢钱。曹丕继位后,发生过谷价猛涨、货币严重通货膨胀的事件,曹丕一度废止五铢钱,让百姓以谷与帛,但因为问题太多,所以后来又重铸五铢钱。
但不管如何,曹魏最规矩,一直没有想过学刘备孙权,铸大钱、将五铢钱变相贬值牟取暴利。或许,正因如此,诸葛亮五出祁山,展尽了聪明才智,却依然啃不动魏国的铁打江山,因为至少相比东吴和蜀汉,魏国显得更得“民心”,更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。

其实,从另一个角度看,在这一货币政策之下的蜀国和东吴,用“水深火热”来形容百姓生活,可能并不过分。好一些的是,东吴的“大泉五百”之类,流通了十年之后,在一片反对声中被废止,但蜀国的“直百五铢”之类,却一直没有用到灭国。
有学者感慨,难怪蜀吴会灭亡,而蜀国又比吴国早亡17年,魏国能笑到最后(司马家篡魏,但晋国接收魏国一切),原因就和魏蜀吴的货币政策息息相关,蜀国吴国的货币政策让百姓和政府早就离心离德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11op三国群英传SF  

GMT+8, 2025-1-23 00:04 , Processed in 0.205125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11op游戏论坛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