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op三国群英传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三国群英传
查看: 218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姜维执行的是诸葛亮的北伐国策,为什么诸葛瞻还要反对姜维

[复制链接]

734

主题

773

帖子

2611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611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9-3-15 09:30:3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邓艾带着两万军队偷渡进蜀国境内,刘禅派诸葛瞻率军前往抵抗。
从《三国志》记下来的情况来看,诸葛瞻打这场仗,打得非常奇怪。有哪些奇怪的地方呢?


一是当诸葛瞻带着军队来到涪县时,他就呆在那里,不做任何战前准备。当时黄崇让他分兵把守险要的地方,但是他竟然什么也不做。
二是邓艾虽然有两万人,但军队翻山越岭,士兵疲倦,粮草匮乏。对付这样的军队,只需要以逸待劳,固守不出,可能就把他拖死了。但是诸葛瞻却一定要出去和邓艾硬拼。
三是仗还没开打,诸葛瞻就说丧气话,说自己有三罪:内不能除黄皓,外不能制姜维,进不能守国土。这话既不团结人,又灭自己威风。
就算是一个平常人也不会这样做,何况是大家都认为是聪明人的诸葛瞻,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的?
这个问题,其实不只是我们不解,历史上也有人表示过怀疑。比如写《华阳国志》的西晋末年的史学家常璩曾说,他曾向当地一些年老的人考证过,当年陈寿与诸葛瞻有很深的矛盾,陈寿在诸葛瞻手下当官的时候,曾受过侮辱。因此,陈寿在写《三国志》的时候,故意黑诸葛瞻。
不过,就算陈寿故意黑诸葛瞻,他毕竟是个史官。中国古代的史官,其基本品质是能够保证的。也就是说,别人没做过的事情,他不可能乱写;别人没说过的话,他不可能乱说。只不过史官在写在说的时候,是想表达一种“微言大义”而已。


那么,陈寿写诸葛瞻说的那“三罪”,是想表达什么“微言大义”呢?
我认为,陈寿是想说,诸葛瞻打仗不行,却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。他说“三罪”,其实就是说,灭国的责任,首先是黄皓,其次是姜维,接着才是自己。
为什么说诸葛瞻把责任推在黄皓身上,是“微言大义”呢?
照理说,黄皓讨好刘禅,让刘禅耽于享乐。诸葛瞻把责任推到他身上,不管他是不是真该负责,在道义上,倒是没有问题的。因为毕竟黄皓是宦官,在古代,宦官几乎就没有好形象。国家有什么问题,都会把责任推在宦官身上。但是,把责任推在宦官身上,其实是个借口,是因为不敢直接说皇帝的不是,因此才说宦官。也就是说,陈寿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,诸葛瞻是想把责任推在刘禅身上。
为什么又说把责任推在姜维身上,也是“微言大义”呢?
因为姜维持续不断地发动北伐,这是诸葛瞻他爹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制定的国策,姜维只不过是执行而已。而诸葛瞻却说“外不制姜维”,意思就是姜维持续不断地北伐这件事,是不对的。


​连姜维北伐这一项基本国策都要否定,诸葛瞻心里的阴暗面积有多大?
不过,我这里想说的是,陈寿虽然在这里表达“微言大义”,其实,或许实际情况并不是陈寿想的那样。诸葛瞻的话中,其实表达着当时真实的现状和他的困惑,诸葛瞻或许并没有那么不堪。
当时的蜀国,已经和刘备时期的蜀国,以及和诸葛亮时期的蜀国都很不一样了。刘备时期的蜀国,是蜀国最强盛的时候。若不是夷陵大战失败,刘备又病死,蜀国肯定会一直强盛下去。诸葛亮时期的蜀国,虽然修好了与东吴的关系,不用分精力对抗东吴。但是,诸葛亮发动的连年不断的战争,已经让蜀国呈现一种衰败之势。到姜维时期的蜀国,国内更是被战争拖得一穷二白,已经打不起仗了。所以,当时包括谯周等很多人都反对姜维北伐。
对于诸葛瞻来说,心理是矛盾的。一方面也觉得姜维北伐不对,另一方面,姜维又是执行他爹诸葛亮的政策,他不好说。不过,诸葛瞻权衡利弊,还是反对了姜维继续北伐。而姜维不听,一意孤行地北伐。所以诸葛瞻才说了那样的话,表达了那样的忧虑和困惑。
当然了,诸葛瞻心中虽然并没有那么阴暗,但他确实能力不足,又是一个失败者,他被史官贬低,也是很正常的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11op三国群英传SF  

GMT+8, 2025-1-22 19:55 , Processed in 0.204597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11op游戏论坛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